發表時間: 2023-06-21 09:16:42
瀏覽:
端
午
壹-端午的由來:
端午節,起源于中國,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。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,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;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??偟膩碚f,端午節起源于江浙地區吳越部族的龍圖騰祭祀,注入夏季時令“祛病防疫”風尚,把端午視為“惡月惡日”起于北方,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,最后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。
貳-端午的含義:
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龍舟節、重午節、重五節、天中節等,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。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龍舟節、重午節、重五節、天中節等,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。
叄-端午的習俗:
01.端午食粽
粽,即“粽籺”,俗稱粽子,主要材料是糯米、餡料,用箬葉(或柊葉)包裹而成,形狀多樣,有尖角狀、四角狀等。粽子由來久遠,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。
02.龍舟競渡
賽龍舟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,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,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,乃遺俗也。劃龍舟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十分流行,傳出國外后,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并形成了國際比賽。龍舟起源于何時,確切的時間難以考究。據《河姆渡遺址 第一期發掘報告》稱,早在7000年前,在沿海繁衍的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,并加上木槳劃舟。龍舟競渡的風俗各地都有,但尤以嶺南一帶花樣繁多,除了常見的“斗標”和“趁景”外,還有種種形式。端午賽龍舟是民間信仰中龍崇拜的一種形式,即借龍之神威,祈福、辟邪。
03.掛艾草和菖蒲
在端午節,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。菖蒲作為水生草本植物,有香氣,可開竅醒神。同時,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,民間稱之為“水劍”,寓意其可“斬千邪”。正因為這兩個原因,人們過端午節時,常在門前懸掛菖蒲。艾草代表招百福,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,插在門口,可使身體健康。
04.配香囊
佩香囊,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。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,有清香、驅蟲、避瘟、防病的功效。端陽以四色線系臂,并佩戴香囊,小巧玲瓏精致可觀。香囊又叫香袋、香包、荷包,一般是內裝香料,用五色絲線纏繞而成,或者采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,摻和著川芎、白芷、排草、芩草、丁香、山艾、細辛、甘松、白芷、甘草、雄黃粉等中藥粉,再用彩綢扎繡而成,下邊還垂上紅、綠、青、藍、紫各種線穗,佩在胸前,香氣撲鼻。
臨仲夏,日復長;龍舟起,糯米香
三盾機械有限公司祝大家端午安康!
-END-
三盾機械有限公司